• 乐鱼电子



  • 快速链接

    Quick link

    地址 :广西柳州市晨华路3号

    传真号码 :0772-2633551

    邮件 :gxjgea@xiaochoubz.com

    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实践... > 公司学习十八大报告...

    公司学习十八大报告精神(之四)——十八大给建筑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来源: 作者 :普通管理员 更新时间:2015-04-02 11:34:48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 ,十八大热词传递出新时期的发展讯息和指导思想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十八大报告多处阐述与建筑行业息息相关的话题 ,对建筑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生态文明·绿色建筑助建美丽中国

      【摘录】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落实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  、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出处】

      《十八大报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报告专门辟出一个章节,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理念的提出,既勾画出一个天蓝、地绿、水净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 ,又表明在我国以不断消耗资源和制造二氧化碳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转变产业结构迫在眉睫,建筑行业也不例外。

      生态文明的建设给建筑企业提供了大展拳脚的舞台 。但是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拉动内需和消费的重点行业,我国传统建筑行业的发展却一直是以高耗材 、高耗能为代价的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

      其实,近年来,绿色环保的概念已经渐渐深入人心,消费者对建材也提出了安全、健康、低碳等要求,国家相关部门也接连发布了相关规划,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比如,今年55日,住建部联合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明确表示将对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予以财政补贴 。531 ,住建部再次下发《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其中金融机构可对购买绿色住宅的消费者在购房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的表述更是在业界引起瞩目。另据悉,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投入5万亿元用于改善生态环境 ,其中发展绿色建筑有望撬动超过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并有效带动新型建材 、新能源 、绿色节能部品等产业发展。十八大报告又专章阐述建设生态文明 ,可见节能 、循环 、低碳正成为建筑行业未来新的发展方式。

      因此,抓住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这个龙头,发展绿色建筑产业 ,使用无公害、无污染 、无放射性的环保型建筑材料,加强科技创新,将有利于建筑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有利于建筑企业未来更大的发展,为美丽中国这一美好愿景的实现提供来自建筑行业的支持和保障 。

      住有所居·保障房建设是重要着力点

      【摘录】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

      【出处】

      《十八大报告·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这是党代会首次把保障性住房建设写入报告,标志着其作为重大民生问题,将继续成为中央未来政策的重要着力点。毫无疑问,这一讯息将给建筑行业带了巨大商机 。

      双轨制(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是指商品房资源由市场配置 ,保障房则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形式来建设和分配。此前,商品房一度占据我国住房供应主体,但近年来政府部门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以后 ,两条腿走路的局面逐渐开始形成。

      最近这10年,是我国房地产市场飞速发展的10年。200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0106亿元 ;2011年,这一数据达到61740亿元。我国保障房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住建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了2650万户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实物住房保障受益户数占城镇家庭总户数的11%。

      十八大期间 ,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3600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2011年已经开工了1000万套 ,今年开工了700多万套,明年不会低于500万套 。

      可以说,一个巨大的蛋糕已经放在中国建筑企业的面前 。未来,随着双轨制的不断完善,建筑企业一方面要满足商品房的多样化要求,另一方面要注重保障房建设对建筑材料经济性 、适用性、安全性 、耐久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以高质量树立中国建筑企业良好的行业形象,为群众提供安居之所,为中国的民生建设贡献行业力量。

      城镇化·城镇化蕴藏巨大潜力

      【摘录】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 、民族地区 、边疆地区 、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

      【出处】

      《十八大报告·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十八大报告把城镇化上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之一 ,并首次把城镇化上升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高度,突出强调了城镇化的重要战略意义。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城镇化的有力推进将给行业带来良好地发展前景 。城镇化将带来大量的住房需求,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链的投资也将伴随着城镇化快速成长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 ,比2002年提高12.2个百分点,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

      有专家分析预测 ,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 ,将直接拉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万亿元 ,同时还有助于缓解工业化过快推进造成的产能过剩问题。另外 ,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在大大提高产业集聚度、基础设施利用率和土地集约使用效能的同时 ,将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潜力 。

      有鉴于此,应当按照十八大报告的要求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着眼全面小康和现代化长远目标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 ,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而这些都需要建筑行业参与其中。

      目前 ,我国城镇化率仅大体相当于英国1851年、美国1920年和日本1960年的程度 。即便中国的城镇化率到2020年达到了60%左右,也不过相当于发达国家以及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1990年的水平 。所以,中国城镇化建设任重道远。而这也意味着 ,中国建筑行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我国由乡村中国向城镇中国的转变的过程中,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国建筑企业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有所作为。

      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

      【摘录】

      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形成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工农互惠 、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 、城乡关系。

      【出处】

      《十八大报告·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十八大报告一大亮点。十八大报告提出 ,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并将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报告明确指出 ,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中央十二五时期对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将逾2000亿元 ,超过十一五投资力度 ,补助标准也会提高。资金投放优先考虑西部地区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到2015年 ,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将达390万公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落实到位,基本实现有路必养 。完成县 、乡道中桥以上危桥改造。大力发展农村客货运输 ,实现所有乡镇和90%的建制村通班车 。

      农村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小问题 ,未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建设的投入 ,也将给建筑企业带来巨大地发展空间。

    公司地址:广西柳州市晨华路3号 邮政编码  :545006 联系电话 :0772—2617996 传真号码:0772-2633551

    备案号:桂ICP备13003439号-4 | 广西乐鱼电子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络举报受理方式:电话:0772-2628165 电子信箱:gxjgeajcs@163.com

    地址:广西柳州市晨华路3号二安公司办公楼1号楼101监察审计室



  • XML地图